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域外三明 > 正文

行进黄南看发展:把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

2023-05-20 09:35:36  陈艳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练为泉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青海5月20日报道(本网记者 陈艳艳)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坚持生态立州战略,全面建设山水黄南,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出了一条黄南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建成雪多牦牛保种场

地处三江源腹地的黄南州河南县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可利用草场面积61万公顷。雪多牦牛是由河南县当地野牦牛经千百年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发展而成的,与大通牦牛、环湖牦牛并称“青海三大牦牛”。

雪多牦牛。

多年来,雪多牦牛因个体大、产肉多、肉质好、极耐粗饲、抵抗力强等众多优点,深受当地牧民喜爱,是青海高海拔地区牦牛类群中极具特色的一支,是培育牦牛、肉牛新品种、品系及发展牦牛的优良种源和重要资源基础,也是发展高原绿色生态养殖业和特色畜产品产业的宝贵资源。

2019年,河南县以扩群增量为目标,以“合作社+牧户”运营模式发展能繁母牛群,通过集中饲养、繁殖、提纯、复壮以保护地方品种的基因资源优势;利用养殖大户、牧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养殖户发展,逐步增加存栏量,建成河南县雪多牦牛保种场。

位于河南县赛尔龙乡兰龙村的雪多牦牛保种场,占地约600亩,新建现代化牛舍18间。该保种场通过优选优育的方式,组建纯种雪多牦牛核心群200头、扩繁群1000头,定型年可盈利约150万元,实现新增固定资产1297.28万元。

“通过保种场的建设,不仅为河南县找出了一条适合雪多牦牛生产的路子和建立健全良种牦牛繁育体系,也为区域畜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对提高农牧民收入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河南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局长才旦公保说。

打造泽库羊繁育和畜种保护基地

来到位于黄南州泽库县和日镇的吉龙村,这里的牧民靠放养泽库羊,也提高了收入,致了富。

吉龙村,是泽库羊的核心养殖区之一。泽库羊个子高、肉质细腻、毛色亮、体重大。为了更好地与产业对接,2015年,吉龙村成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全县29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之一),建设了14个标准化的羊舍,养殖规模达5000多只。合作社以草定畜、舍饲圈养、分片放牧,对草场按季节划区轮牧,遏制了草场退化趋势。

泽库羊。

2020年,吉龙村又成立了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带动全村261户牧户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民”的转变。目前,通过牲畜和资金入股,全村牧户入社率达到100%。

据统计,2022年,合作社出栏泽库羊1200只,实现收益161万元,为社员分红19.98万元。吉龙村村民公保多杰于2015年入股到合作社,目前是合作社的放牧员,工资加上分红每年能拿到5万多元。他说,能在家门口挣到钱他很满足。

据和日镇镇长薛向顺介绍,目前全镇共11个行政村,其中有9个村成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在“拉格日模式”的引领下,打造泽库羊繁育基地和畜种保护基地,“今年,各合作社加大了舍饲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养殖规模,将进一步促进群众增收。”

全国首个“牦牛”产业园

立足牦牛、藏羊两大主导产业,泽库县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基本平台,推进全县农牧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泽库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据悉,泽库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全国第一个以牦牛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园整体包括2个园区,分别为有机畜牧业产业园区(县城园区)和高原生态农牧业科技示范园(西部园区)。园区总面积328.29万亩,覆盖泽库县泽曲镇、和日镇、宁秀镇、西卜沙乡、多禾茂乡3个镇、2个乡的28个村及巴滩牧场。

截至目前,该产业园区引进青海西北弘有机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泽库县叶堂高原有机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产品加工企业6家、电商服务企业1家、牦牛高效养殖企业1家,入驻省级精准扶贫产业园小微企业16家,园内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9家。

据统计,2022年产业园实现总产值30.14亿元,主导产业产值23亿元,占总产值的76.3%,产业园二三产业产值与总产值比值达到了76%。

牦牛奶冰淇淋、牦牛奶粉、牦牛奶酪、牦牛藏羊肉酱……位于泽库县的雅稞生态农牧业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泽库牦牛藏羊、青稞产业等优质资源禀赋,成功研发了地理标志农畜产品15种。该企业董事长多吉才让表示,从2021年起,通过政府扶持和企业自筹,公司在泽库县国家现代农业园开建总投资2340万元的泽库牦牛乳制品加工生产基地项目,2023年将全面建成,预期实现年产值829.5万元,解决45人的就业问题。

生态修复的“智慧大脑”

5月的青海黄南州,草木萌发,绿意渐现,草场也焕发了新的生机。如何保护当地的“山水林田湖草”?河南县以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为出发点,以提供生态治理智慧解决方案为目标,建成三江源生态大数据平台和三江源生态大数据空间。生态大数据空间总建筑面积3450平方米,于2019年4月正式上线投入使用。

河南县生态大数据平台。

三江源生态大数据平台“一图一网一平台”知晓6997.45平方公里生态变迁,是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的智慧大脑,通过数字生态管理,知、防、管、预,将管理数字化、产业智能化。平台围绕“山水林田湖草”全生态要素,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人工采集等多种方式,对全县6997.4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9个牧委会进行“水、土、气、人、草、畜”等生态本底数据收集、检化验,进村入户调查,采集草场的利用情况与载畜信息,对当地生态退化情况进行调研。平台涵盖生态体检、草畜平衡、生态治理和草原灾害预警等8大系统60余个功能模块,为三江源地区乃至全国草原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供宝贵经验。 

河南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局长才旦公保说,通过生态资源及蒙古族人文展区、生态建设成果展示区、生态旅游展区、有机畜牧产品展区、生态大数据智慧中心五大展区,将河南县生态本底、自然风光、大美山河、生态环境建设及高质量发展成果浓缩提炼,打造成河南县城市生态会客厅,也是生态科普教育中心,让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的人记得住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据悉,生态大数据空间搭载生态大数据,既是河南县生态资源、生态环境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生态修复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智慧指挥中心,开创了智慧生态管理的新模式。

草原上的“生态守护者”

这里的草原美、河水清,蓝天白云下,牛羊儿欢畅,还离不开一群人,他们用双脚丈量草原,巡遍每一处,探尽每一点……他们就是草原生态管护员。

雅扎。包拓业供图

今年,一名藏族草原小伙雅扎因粗犷野性与甜美纯真共存一身,而火出圈。据了解,今年26岁的雅扎就来自黄南州泽库县,而且他也是一名草原生态管护员。

作为草原生态管护员中的一员,他和大家一样,每天早晨去草原站报道,然后带着自己的巡护任务,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脚下的草原,守护草原湖泊中的生灵。

尤其到了夏天,草原病害最集中的时候,生态管护员们经常要背着帐篷和干粮扎进草原深处,在很多地方一待就是好几天。“虽然工作会比较繁重,但是能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能为家乡做一些事情,感到很骄傲,也希望能带大家看到家乡的每一处美景。”雅扎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