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新春走基层丨三明沙县南霞:引才育才做优生态产业

2024-02-01 09:26:36  刘惠萍 肖晓敏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艳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2月1日讯(本网记者 刘惠萍 肖晓敏 通讯员 薛辰怡 文/图)冬日午后,阳光明媚。从沙县城区驱车约20公里来到南霞乡,一幅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种植大棚绿意盎然,整洁的道路直通农家,一个个产业项目托起乡村致富梦……让人感受着生态宜居新农村的独特魅力。

依托双溪水库优势打造<span class=

依托双溪水库优势打造生态产业品牌。张凌欣 摄

近年来,南霞乡依托优质水源和生态土壤优势,围绕“生态、有机、净水”发展定位,坚持党建引领,抓好“一村一品”特色种植,着力打造水库上游生态产业品牌,探索出一条乡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科学种植 抢占市场

记者走进南霞乡溪源村的沙县绿优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看见连片大棚里,黄澄澄的金柑挂满枝头,负责人李健淼和工人们正忙着进行采摘、打包、装箱,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据了解,南霞乡生态优渥,辖区内拥有松柏岩、双溪水库、观音山等资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地发展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2017年,原本在清流开办编织袋厂的李德精看中当地的好生态,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返乡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并叫回儿子李健淼一起引进广西优质金柑品种进行种植。

游客采摘金柑.jpg

游客来到果园里,采摘金柑。

刚开始的几年,由于缺乏经验,两次极端天气让金柑园元气大伤。2020年,正处于花期的金柑遭受了一场漫长的雨季,同年的采收季,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又袭击了金柑园。“那时候技术和设备都不成熟,果树种在地上也没遮挡,根本承受不了恶劣天气。”李健淼回忆,霜冻过后,地上掉果,树上冻果。“很心疼啊,单那一年就减产了5万公斤,损失30多万元。”

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次遭遇后,李健淼和父亲认识到了科学种植的重要性,他们专程前往广西,向原产地的种植专家学习种植技术,通过采用微生物菌剂植物保护剂预防病虫害,提高金柑产量。同时,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下,花费300余万元,建起了防雨防阳的高标准大棚和自动化灌溉与施肥系统,既保护金柑免遭雨季和霜冻的威胁,又实现均匀灌溉与施肥,更好把控果实品质。

“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将采摘期延长至100天左右,脆皮金柑比其他商家提前一个月上市,抢占市场优势,而且金柑甜度达到17度左右,有的甚至超过20度,比西瓜还甜。”李健淼介绍。

科学种植让小金柑长成致富果。目前,合作社已种植金柑200亩,2023年实现产值200万元,光采摘期就发放村民工资20多万元,产品远销上海、广西、嘉兴等地。

精深加工 做全产业

走进南霞乡下洋村的田园谷香农林专业合作社,一包包油茶饼在门口垒成了高高的小山。

2016年,曾在厦门、北京等地开了多年小吃店的袁启木返乡创业,创办以茶油种植与生产为主营业务的田园谷香农林专业合作社。

“我们南霞多为紫色土,加上气候特别适宜茶树的种植,山上有不少百年茶树,所以我们村的茶油品质比外面好,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比较高。”袁启木介绍。

开展油茶培训.jpg

合作社成员开展油茶培训。

为了做好油茶这篇文章,袁启木带领合作社成员精心选育了本地的两种高产油茶树作为种苗,采用科学种植的思路,扩大种苗间距保障光照度,确保油茶产量和品质。同时,开发出了可用于洗护领域的茶饼、茶粉、精油等热门产品。

一粒油茶籽,打开钱袋子。目前,合作社已种植油茶面积约2000亩、辐射村民300余人,年产1万公斤茶油,在采摘期间为周边村民创造了50余人的劳动岗位。

龙头带动产业兴。南霞乡油茶林种植约1.3万亩,占沙县区油茶林面积三分之一以上。

为抓实油茶这一特色产业发展,南霞乡一方面坚持党建引领,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致富带头人的引领带动,以合作社入社联营或流转承包等模式合并经营,发展新种油茶林,对老油茶林进行改造提升和示范,多措并举,发展油茶产业;另一方面,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将油茶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来抓,积极培育本土人才和引进致富能手,为农户争取项目政策支持、提供种植培训及油茶销售平台,促进村财和村民双增收。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