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持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系列报道②:幸福底色别样浓
2024-08-30 08:57:10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
分享到:
|
初秋时节,三明市三元区富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门口的紫薇花、三角梅竞相绽放。这里也是富兴堡街道的乐龄家园,可以听到屋内传来一阵阵老人们欢快的歌声,今年80岁的老人王希英和许多姐妹一起唱歌、跳舞、聊天。 这个实践站由共建单位闽西地质大队于8年前免费提供给社区使用,设置了日间照料床位、健身室、书画室、棋牌室、慈善超市等十几个功能区,全部免费向老年人开放。 自实践站开放以来,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以前生活很单一,现在生活不仅丰富,还有规律了。”王希英说。 幸福生活,共建共享。长者食堂、乐龄家园里,老年人居有所养、居有所乐;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改造,让“脏乱差”变成“幸福里”;大街小巷活跃着“为群众办实事”的文明观察团成员、新时代文明实践特派员…… 三明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发祥地,“满意在三明”是三明著名的城市名片。一直以来,三明坚守为民初心,坚持“为民惠民、共建共享”,在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建设中持续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三明老旧小区改造后 文明机制走深走实 干净整洁的道路,粉刷一新的墙面,整齐划一的停车位……近日,在三元区红杏商场,三明市民文明观察团穿行其中,发现以往早市高峰带来的无序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市场管理措施持续有力,老百姓购物体验好了很多!”观察团成员周雷新笑着说。 三明市民文明观察团会定期深入市区主次干道、交通场站、服务窗口、居民小区、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对城市文明情况开展巡查,把不文明现象上传到“e三明”随手拍、城市管理APP。 在观察团的督促推动和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合力下,三明市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群众生活“身边事”,解决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着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环境提升等,推动城市补齐短板弱项,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精神文明,为了人民。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践行“为民惠民、共建共享”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精神文明建设难题的“关键一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居住、出行、生活等诸多实际问题。创新推出“满意在三明”“六联六建”“门前三包”等载体,推行“一党委三中心(站)”“群众吹哨、部门报到”“街长制”“楼长制”“河长制”“网格化管理”“枫桥经验”等基层治理机制,成立文明观察团,上线运行全省首个“志愿三明”、市民文明积分等信息平台,在全省率先出台《三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三明市市区文明行为促进办法》及《三明市公共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文明观察团成员正在查看红杏商场内消防设施情况 文明实践深入人心 “喝一杯凉茶,在这里吹吹空调休息一下吧。”今年夏季,三明市各个基层银行网点、服务窗口、爱心门店前,都设立“夏季爱心清凉送饮点”,在炎热的气温下为户外劳动者送上一杯消暑的清水。 这场清凉送饮活动已经在三明持续开展4年,累计送出爱心水151万瓶,近160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其中。而这仅仅是三明聚焦群众真切所需,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沐浴时代新风,共享文明成果。在三明,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倾听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建立文明实践“15分钟服务圈”,积极培育打造优秀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依托“志愿三明”线上平台,以点单、派单的形式,将志愿力量送到群众身边。截至2023年,全市精准对接群众需求10.8万余条,服务满意率达99.8%,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身边、党的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除了为群众排忧解难,文明实践的力量也浸润在人民的心间。8月28日上午,“福小宣·五讲四美”宣讲团成员走进市高速集团,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述三明市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的故事。而在列西街道小蕉村,一场热闹精彩的非遗文艺表演赢得了村民的阵阵喝彩,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成为基层乡村的常客。 “新时代市民文明实践讲堂”“道德讲堂”“三明文明大讲坛”……一场场特色的市民文明教育活动走进社区、企业、校园,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够在家门口学习理论、品鉴艺术,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在社区(村)的实践阵地内过上一个色彩斑斓的假期。 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一次次有温度、有深度的惠民服务,一条条增颜值、提气质的实践举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阵阵清风,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人民群众的生活。 三明市三元区富兴堡街道富文社区乐龄家园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 在三元区列东街道杜鹃新村,今年64岁的居民裴建国不时带着孙子到小区儿童微乐园游玩。 杜鹃新村建于1984年,属“高龄”小区。裴建国记得,以前一下楼就是一排破烂不堪的柴火间,小区里连落脚休息的地方都没有。“老旧小区改造是为民办实事的好事啊!”裴建国感叹地说,自从有了风雨连廊和儿童微乐园,老人和小孩都有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一花独放不是春!近年来,三明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16个,涉及19.69万户、1130个小区。同时,利用边角区域、闲置地块打造“口袋公园”110个,以“见缝插绿”的形式满足群众对活动空间优化和居住品质提升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初,三明市突出治理城市“脏、乱、差”,率先部署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推行“门前三包”,使原来脏乱差的市容市貌发生了惊人变化。近年来,三明市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同时,持续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走进三元区高岩市场,一张醒目的市场分布图映入眼帘,上面清晰展示着蔬菜、肉类、熟食等各类食品的摊位位置,抬头望去,各摊位上方的照明灯整齐悬挂,与顶部白色的天花板相互照映。 “原来市场墙面的瓷砖有好几处破损脱落,房顶的电线就像蜘蛛网一样杂乱,污水更是随意泼洒。现在不一样了,破损的墙面得到了修复,电线线路和排水沟渠统一优化,就连公共厕所也干净了不少,大家也更愿意来这里买菜。”在附近住了近十年的居民张秀华如是说。 三明市“福小宣•五讲四美”宣讲团走进尤溪县 一个又一个民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一个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一条条背街小巷精致如画,一个个集贸市场提档升级,一座座公共卫生间明亮整洁……去年,三明市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关单位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26万件。其中,推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82个、整治改造农贸市场22座、提升物业小区管理95个。 共建共享,离不开齐心协力的“大合唱”。近年来,三明市持续擦亮“满意在三明”品牌,突出抓好老旧社区改造、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风雨连廊、无障碍通道、长者食堂、爱心驿站、儿童公园等暖心设施,开展加装电梯、物业管理、停车难等“五难”治理,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加快推进闽西北区域医疗中心及教育补短板等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城市“温度”、增加幸福“厚度”。(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文凯通讯员 张毅)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