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刘万春:甘做乡村教育战线的老黄牛

2024-09-10 17:59:5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施良德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刘万春为学生上课

东南网9月10日讯(本网记者 蔡晓卿 通讯员 刘清香 熊明欢 李丽梅)“路上不要胡走乱窜,赶紧回家去吃饭。”“好好走,不要跑,小心摔倒了。”到了放学的时间,刘万春叮咛学生路上注意安全,孩子们一个个挥着手应道:“知道了,老师!”“老师,再见!”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走远,刘万春才转身回到校园。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没有惊人的业绩,只有平凡的琐事;没有显赫的荣耀,只有默默地奉献。”55岁的刘万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默默扎根乡村教坛37载,相比于条件优渥的城市学校,他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从未动摇。

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刘万春前后在泰宁县大田乡北斗小学、金坑小学、新华小学、上田小学任教,当时学校老师少,他几乎都是包班教学,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体育、美术都教。2003年调至大田乡中心小学任教后,他选择了执教自己喜欢的语文学科。早些年面对简陋的校舍、匮乏的教育设施和孩子们参差不齐的学习基础,刘万春没有退缩,反而被这份纯真与质朴深深打动。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而对于这些农村孩子来说,这把钥匙或许就是他们走出农村、看见更广阔世界的唯一途径。”长期执教于农村,刘万春面临的就是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

为了更好呵护孩子们成长,他时常到学生家里走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生活及心理状况,在学校找孩子们聊天谈心,根据每个孩子自身情况制定出一套套帮扶计划与措施,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刘万春为学生辅导作业

曾经有一名“特殊生”让刘万春颇为头疼。“这个孩子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缺乏关爱,性格比较孤僻、自卑、暴躁,经常与其他孩子发生摩擦。”刘万春发现这个孩子课下经常独自一人拿着乒乓球拍在颠球,他就陪他打球,引导班上其他孩子带领男孩一起玩耍。

“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成长中最难的挑战不仅仅是学习,还有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作为老师,我只能尽最大的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每逢节庆刘万春总是喊上“特殊生”来家里一起过节,渐渐地,男孩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在不断提升。

在教学上,刘万春始终本着“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信念辛勤耕耘,对学生严而有度。在他的语文课上,一个独特而温馨的环节成为了亮点——课前三分钟分享时刻。学生们轮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书中精彩桥段,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领略阅读的无限魅力与乐趣。

“我平常会让学生写日记,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会为他们编报张贴。”对于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刘万春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也常利用课余时间为这些孩子进行辅导。他笑说自己就像川剧里会变脸的师傅一样,要在严师、慈父、朋友等角色中随时转变。

“课外,刘老师经常组织我们开展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比赛、小小辩论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十分有趣。”学生小娜对这些课外活动倍感喜欢。刘万春十分注重对学生平常兴趣的培养,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引导他们积极发挥所长,逐渐建立自信心。

深谙“学无止境”之道的刘万春,不断地充实自己,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精心组织的培训项目,利用业余时间吸收最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几十年如一日,刘万春始终秉承“用心教书,用爱育人”的教学理念,认真教学,潜心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成绩突出,他陆续获评泰宁县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泰宁县优秀教师、泰宁县第二届“最美教师”、三明市师德标兵等一系列荣誉。

三尺讲台终不负,桃李满园尽芬芳。这些天,刘万春满心欢喜,接连收到喜讯,又有多名他曾教导的学生被高校录取。从青丝到白发,不变的是他坚守偏远乡村教学一线的质朴情怀。如今这所乡村小学虽仅有百余名学生,但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份努力与坚持,这份意义,远非言语所能尽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