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三明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4-09-25 09:03:08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
分享到:
|
红旗广场(林文斌摄) ●郑丽萍 李少兰 巫建辉 飘扬的旗帜,历经风雨,愈加鲜艳;坚韧的队伍,久经磨炼,斗志弥坚。 七十五载栉风沐雨,初心不改;七十五载弦歌不辍,砥砺前行!在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鲜红的党旗始终指引方向,鼓舞人们阔步前行。回首来时路,郁郁满芳华—— 看!三明,拼搏奋进,百舸争流。在乡村振兴一线、项目建设现场、生态治理前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顶压前行、攻坚克难,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看!三明,奋楫扬帆,成就非凡。基层治理井井有条、产业发展稳步提升、乡村振兴如火如荼、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份份优异答卷的背后,跃动着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脉搏,凝聚着全市党建工作迸发出的磅礴力量。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来三明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推动“四领一促”工作,不断推动全市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凝心铸魂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加强 灯塔指引方向,思想照亮航程。 近日,泰宁县朱口镇以梅林戏为载体,采用“宣讲+文艺”的形式,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巧妙融入其中,创作编排了一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四方》,以通俗的唱词、优美的唱腔,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唱到在场的每一位党员群众心中。 “梅林戏的表演生动活泼,唱词朗朗上口,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唱’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了。”朱口村村民郑科说。 连日来,我市各地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创新宣讲形式、突出分类分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 近年来,我市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推动学习教育环环相扣、次第展开—— 扎实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市委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强化理论武装,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理论学习提质增效。各级党组织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专题党课宣讲、全员政治轮训等方式开展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建立市级示范调训、县级重点培训、基层党组织兜底轮训机制,去年来市级层面举办20余期培训示范班,示范带动县级举办100多期、乡级举办1000多期培训班,培训党员10多万人次。 创新举措开展党性教育。深化全省流动党员管理试点工作,依托沙县小吃产业、商会协会等组建驻外党组织,4000多名流动党员有效纳入党组织管理。探索农村进城党员“城乡共管村社联动”模式,推动各县(市、区)组建城区流动党员联合党委,并集中打造流动党员“红色驿站”,把进城党员就地管起来、就近用起来。 在一次次汇聚智慧的思想碰撞中,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筑牢初心使命。在一次次净化灵魂的教育中,流动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越学越心明眼亮,信仰信念信心更坚定了,担当作为的劲头更足了。”这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肺腑之言。 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在持续推动党内教育中,我市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党性、作风得到了一次又一次浸润洗礼,对党忠诚的政治立场更加鲜明。 强基固本 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 在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琳琅满目的小吃摊香飘四溢,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夏茂玉糕”小吃店前, 73岁的店主俞和传正忙着给顾客煮扁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俞和传是全村最早一批离开家乡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的村民,他先后辗转福州、泉州、天津、合肥等地经营了20多年沙县小吃,亲历了“沙县小吃”的发展壮大。 几年前,为了照顾孙子,俞和传将外地的小吃店交给儿子打理,在俞邦村“寻根追味”小吃街开了一家小吃店。然而,俞和传没想到的是,回家开了这家小吃店,他非但退休没退成,反而“更忙了”。“店里现在扁肉卖得最好,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三四千元。”他高兴地说。 村民腰包鼓了,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得益于俞邦村大力推行“跨村联建”党建模式,通过联合松林村等周边5个村党支部成立俞邦片区党委,确定统一产业发展方向,走上一条“跨村联建”引领产业融合型美丽乡村建设路子。 2023年,在片区党委的推动下,实现联建村村财收入447.37万元,同比增长186.6%;村民人均收入3万元,同比增长7.1%。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发展到如今,全市8230多个基层党组织、18100多名党员,是我市宝贵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也是党的力量的活力之源。 近年来,全市组织部门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六大行动”,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抓基层的导向更加鲜明。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分领域修订党支部考评细则,明确星级党组织创建标准,市县两级分层级评定“五星”党支部394个、“四星”党支部1652个,同时确定46个“无星”的村党支部纳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以强化星级管理,激励基层党支部创先争优。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成色更足。推行“跨村联建”党建模式,通过组建联村党组织,引导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共同发展特色产业、民生事业、乡风文明,实现抱团聚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目前,全市共组建联村党组织224个,覆盖869个村、占总村数50%,实施联村项目1795个,带动联建村平均增收8.5万元。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效能更优。以网格化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农村,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建立网格党小组,全覆盖建立“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动员9700多名热心公益的党员、乡村人才等担任网格长(员),充实基层治理力量;在城市,优化调整设置1211个片区网格党组织,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社区总网格长,选优配强2123名片区网格长(员)、1.4万余名微网格员,引导3.1万名社区党员联系3万余户居民,推动“人往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 从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到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从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到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从进一步优化城市基层治理效能,到统筹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发展……全市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红色引擎 赋能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强 氟新材料产业是推动清流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一直以来,氟新材料企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很强烈,但一些企业受限于规模、资源和地理位置因素,吸引力、影响力不足。该如何破题? 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清流县持续深化“163”非公党建工作机制,抽调62名干部组成13个工作专班,划分区域、突出重点,坚持调查先行,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模式,实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用工需求等情况,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清流县充分发挥产业链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力量,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优化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共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资金、人才等诉求100多个。 为助力民营经济向好向快发展,我市选派了1500余名非公党建指导员挂钩帮扶企业3500多家,建立跟踪服务、多方联动、企业需求快速响应等机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痛点、难点问题6000多个。 如何画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同心圆”,让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我市各级党组织在探索和实践中给出了答案。 我市坚持抓党建带全局,以党建促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构建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融合共促的发展新格局—— 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推动“四领一促”工作,激励引导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今年上半年,新签约招商项目465个、总投资768亿元,30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0.8亿元、超序时进度11.1个百分点,新增入统限上商贸企业148家,老工业基地持续焕发新活力。 力促民生服务提质增效,为群众幸福持续加码。去年来共召开恳谈会3.88万余场,下沉干部9.72万余人次,共商共办事项5.32万余件。全市1737个村级活动场所统一外观标识、统一牌匾制度,设置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集中办公,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片区、小区网格新设立“近邻之家”党群服务站584个,构建“15分钟服务圈”。 推动人才政策和人才工作精准落实,让各类人才在三明安心发展、用心创业。聚焦重点产业、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领域发展需求,逐步建立具有三明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目前全市“六大类”人才总量42.71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9.28万人、高技能人才9.56万人,人才总量较2020年增加11.71万人,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 …… 百舸争流千帆竞,潮头破浪勇者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十届七次全会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各项重点任务,用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行稳致远。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