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共同富裕 | 三明三元:桔树开花 美了风景富了民

2025-04-14 11:18:47  练为泉 刘思宇 罗婉欣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艳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4月14日讯(本网记者 练为泉 通讯员 刘思宇 罗婉欣)近日,走进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花的海洋,醉人的花香扑面而来。这里海拔400-600米,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每年9月,柑桔成熟的季节,这里产出的柑桔早早就被预定,供不应求。

领头雁“赋能”

改革开放前,西际村是三元区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7000多亩山地中,荒山就占了6600亩,通向外界的只有一条泥泞小路,农民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只能用肩膀扛。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领头雁。1984年,西际村第一任村书记余作炳与村主任余咸漳带头发展柑桔产业;2006-2009年,时任村书记余克铨与时任村主任余克智将柑桔交易市场周边道路硬化……在西际村乡村振兴展览馆内,展示着1984年至今历任村主干为该村所做的功绩。

西际村在各级党委高标准的定位和推动下,村“两委”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把红旗插到底,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既有当地特色,又符合群众切身利益的路子。

经过数十年的奋斗,2024年,西际村柑桔总面积达6150亩,蜜桔产量达1700万斤,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余扬炳在西际村果园。东南网记者 练为泉 摄

余扬炳在西际村村委扎扎实实工作了10年,2015年起担任西际村村主任,2018年至今担任西际村党支部书记。余扬炳告诉记者:“我们这里家家户户有种果树,村民人均柑桔产业年收入7.4万元,现在村民基本上没有外出打工的。”目前,西际村财年收入达48.46万元。

新质生产力“加码”

走进西际村柑桔果园,村民余安增正在使用弥雾喷雾系统,给柑桔打药。“弥雾喷雾系统可以完全包裹住桔树,大幅节省了柑桔园打药的时间、人工和投入等成本,每10亩柑桔园打一次药仅需6分钟左右,平均用药量可下降约30%,用药量成本也跟着下降。”余安增高兴地告诉记者。

西际村弥雾喷雾系统。东南网记者 练为泉 摄

目前,西际村柑桔果园建设的500亩弥雾喷雾系统示范园,每亩柑桔园平均配备70-80个喷头。同时,柑桔果园还配备生态无动力灌溉系统,蓄水量达500多吨,为果农灌溉提供了极大便利。

据余扬炳介绍,西际村今年还将继续发展新质生产力,引进无人机和柑桔选果机。柑桔选果机可以智能地挑选果类大小及含糖量,从而挑选出质量较高的柑桔,方便村民售卖,节约人工成本,还可以避免收购方的损失。同时,西际村正积极打造柑桔采后数字化处理中心,中心投入使用后,将直接增加村财收入10万元以上。

跨村联建“增效”

在共富路上,单干的力量始终有限。据莘口镇党委组织委员邓佳敏介绍:“2023年来,在三明市、三元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西际村、龙泉村与高山村实施跨村联建,成立了龙际山联合党委,与周边企业和高校开展联建共建,通过专家指导、资金支持等方式有效提升联建效益。”

如今,西际村充分发挥产业发展优势,通过强村带弱村,共同争取产业资金,并借助沪明合作平台,一同到上海宣传推介,有效推动柑桔单价同步上涨30%。同时,联合打造西际-高山万亩市级蜜桔现代产业园,带动联建村蜜桔单价同步上涨1元,产值增加1000万元,为联村发展注入再生动力。

高山村村民种植的柑桔。东南网记者 练为泉 摄

记者从西际村沿着山路继续向上探访龙泉村、高山村,在路两旁都能看到村民种植的柑桔。

片片竹林包裹着棵棵柑桔。龙泉村党支部书记陈家河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村里种植有4000余亩柑桔,同时我们也正努力学习西际村的优秀经验,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