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沙县区:“三点着力”让党员教育“有滋有味”
2025-07-25 14:30:5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晓卿 |
分享到:
|
东南网7月25日讯(通讯员 吴伟 谢旭东 文/图)“20多年来,我们常口村始终牢记嘱托,一张蓝图绘到底。2021年5月18日,我们领取了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成为中国‘碳票第一村’,村民从中受益14万多元,让村民吃上‘生态饭’。”盛夏时节,三明沙县区大洛镇宝山村的党员代表来到常口村,通过异地现场教学的方式,“沉浸式”感受当地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感悟改革发展变化。 立足农村实际及党员需求组织党员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这次参观学习,我不仅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榜样,更感受到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实干精神。回去后,我要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和乡亲们一起,走出一条致富新路子!”宝山村老党员黄爱火参观后说道。 身边“课堂”更出彩。“今年,我们村通过专题研讨、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带领支部党员到常口村、俞邦村参观学习,大家还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话题开展专题研讨3场次,效果很好。”宝山村党支部书记罗和炘说道。 这是大洛镇聚焦无职党员教育培训难题,多措并举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一个缩影。 党员带领在家农户发展辣椒种植 主题引领凸显“党味”。当地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等内容,开展学习研讨50余场次;为农村无职党员量身定制农业技术、土地政策等课程,联合农技中心开设“实践课堂”,推动党员教育走向田间地头;利用微信推送、小程序等方式向流动党员、无职党员发送学习资料120余份。 形式路径展现“新味”。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农村党员轮训,立足农村实际及党员需求,组织党员开展现场教学活动14场次,参训农村党员380余人,做到农村党支部全覆盖;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挖掘上世纪70年代建设官昌水库的艰苦奋斗故事,以党建为引领,加快官昌库区抱团发展。截至目前,共接待教育培训30批次、800人次。 成果转化彰显“真味”。把教育培训同党员干事创业相结合,引导无职党员组建“志愿服务队”14支,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当好网格长、乡村矛盾调解员等,解决群众需求80余件;鼓励党员领办产业项目,带头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当好致富“领头雁”,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