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建宁县工信局“两心三员”为企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2025-09-10 11:48:4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晓敏 |
分享到:
|
东南网9月10日讯(通讯员 付哲文 通讯员 李邦国)“从生产线卡壳到订单排满,从市场打不开到客户主动找上门,工信局党员干部的服务,真是帮我们把‘坎’变成了‘路’!”9月8日,在位于三明市建宁县的福建同越管件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企业负责人黄堂林望着忙碌的生产场景,语气里满是感激。 不只是同越管件,建宁县多家企业负责人也纷纷为县工信局“党建+助企”服务点赞。近年来,建宁县始终锚定“党建引领产业兴”的发展路径,县工信局以此为抓手,深化“两心三员”党建机制,精准对接乳业、农林机械、食品加工等领域企业,多维度发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企业的实效。 红心牵线破困局 技术合作双突破 “以前空调分歧管生产效率低、品质不稳定,想转型却没技术,是工信局党员干部带着福建理工大学的专家找上门,才帮我们走出了死胡同。”黄堂林回忆道。 原来就在2021年,县工信局党员先锋队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痛点,迅速牵线福建理工大学田君团队,促成产学研合作,并且全程跟踪,推动双方联合申报的项目入选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获35万元支持。 历经三年攻关,该项目突破关键技术,成功研发2项新产品、形成2项新工艺,2024年投产后预计新增产值3000万元。 “今年我们又和晋升教授的田君团队合作,申报新项目获25万元补助,还通过党员先锋队对接上海专家,技术路越走越宽!”黄堂林难掩喜悦。 同样被“党建牵线”点亮的,还有友森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我们和杰森机械各有优势,友力特有技术,杰森机械有市场,可之前就是‘各吹各的号’,内耗严重。是工信局党员骨干牵头,5个工作日就帮我们注册了‘友森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还针对性地解读了多项惠企政策,现在总算拧成了一股绳。”友森公司负责人黄映东感慨道。 针对企业研发自动烟具上下烤机时的温度控制、自动化效率等难题,党员先锋队又牵线高校专家现场指导,成功攻克技术难关。 “现在部分设备已投用,研发的‘自动上下烟杆式烤烟房’还在申请专利,计划扩大生产线,预计年产值能达800万元!”黄映东信心满满。 初心护航促协同 市场转型齐加速 “作为本地乳业龙头,却总在‘外部市场拓展难、发展方向模糊’里打转,心里不是滋味。”明一乳业负责人林良才曾一度焦虑。 县工信局启动“党员干部挂钩企业”机制后,副科级干部“一人两企”、普通干部“一人一企”,很快为企业制定“拓市场、优规划”方案。 就在今年8月的“共赴山海”展销会上,党员先锋队提前指导明一乳业梳理产品、设计展位,吸引超千人次体验,促成多笔合作意向。在“购在中国・乐购三明”活动中,更是对接主办方争取核心展位,梳理30余家采购商名单搭建桥梁。 “‘十五五’新型工业化规划座谈会前,党员干部上门帮我们梳理发展历程、优势与瓶颈,会上还推动专家明确‘精深化、品牌化、差异化’方向,现在我们已被纳入全市规划,政策红利看得见!”林良才笑着说,企业预计年内新增产值600万元。 米檬食品则在党员先锋队的“靶向服务”中实现“破茧”。 “想搞生产线技改,却不了解技改相关政策;订单多了,传统仓储又跟不上,真是急得团团转。”米檬食品负责人黄建盛说。 关键时刻,党员先锋队分工出手,“政策宣传员”把“文件语言”译成“企业语言”,手把手教着准备材料;“发展服务员”对接联通公司,传递仓储需求,协助设计云仓储功能。 “申报阶段他们多次协调上级解答疑问,云仓储设计阶段组织3轮现场对接,定制的智能方案能提升效率30%、降本15%!”黄建盛算了笔账,“现在技改在等终审,云仓储也快投用了,预计可以新增产值500万元,这服务真是送到了心坎上。” “‘两心三员’机制的核心,就是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企业的实效。”建宁县工信局局长刘中宏表示。 通过“两心三员”机制,工信局党员干部沉下去听需求、跑上去争资源、联起来破难题,自机制创建以来,累计为企业争取各类补助660余万元,让红色动能持续注入产业发展全链条,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